水乡田园踏歌行——2024年仙桃新闻-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

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-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 > 2024年仙桃新闻

水乡田园踏歌行

发布时间:2024年02月08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 枕梦沔阳,踏歌水乡。春节前夕,文化和旅游部推出6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仙桃“水乡田园 多彩乡村”之旅实力上榜。从旅游输出地到区域旅游目的地, 8年时间不到,仙桃巧用本土“水林田湖”做文章,在白纸上描绘出了最美的水乡原野旅游图景。

  旅游业发展究竟给沿线发展带来什么? 2月1日,我们一行进景区、探渔村、访农家,听他们讲述自己与乡村旅游的那些事。

  密塘渔村党支部书记武家顺

  ——“请到密塘渔村来过年”

  与水相伴,以湖为邻。

  星罗棋布的水体像一面面镜子,镶嵌在密塘渔村。而全村第一家客栈——武家客栈,就傍水而建。

  此时此节,仙桃的温润,就是最美的乡愁。

  每逢春节,是以“仙桃温度”迎八方来客的好时光。灿烂冬阳、绚丽红梅、如家客栈……城市乡村,流淌着人的温度,更有文化的温度。

  “请到我们这里来过年!”密塘渔村党支部书记武家顺向人们发出邀请。

  2018年初,当了10年村支书的武家顺办起了武家客栈,成为全村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。

  “那时生意真好。每天两眼一睁,一忙就是一整天,送走最后一批客人,鸡都叫了几遍。”几年工夫,密塘渔村办起了5家酒店、9家民宿,可同时吸纳近千人食宿。

  “别人能靠山吃山,我们为什么不能靠水吃水?”几年前,沔阳小镇、荆楚云天相继落户,密塘渔村拉开了旅游兴村的序幕。2022年,密塘渔村被授予“湖北省旅游名村”称号,“‘黄颡鱼煮蒿芭’还上了cctv舌尖上的中国。”

  “发出邀约,总要有拿手好戏。”武家顺说,正如冰雪之于东北,办好已经启动的“新春赶大集,欢乐过新年”活动,关键是要把对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挖掘出来,加强创新表达、创意传播,让每一个点都“热”起来、“活”起来,实现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的双向赋能。

  密塘渔村知道,越到冬天,她“责任”越重,所以把灯笼挂起来了,把迎春花摆到了家门口,总想给冬天的人们以希望。短短十来天,村里举办了两场新春赶大集活动,日游客量超过1000人次。

  在武家顺看来,这就是旅游名村的温度。

  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武家顺说,密塘渔村不光有美景,更有美食。“食在密塘渔是游客们心中的乡愁。沔阳三蒸、土鸡汤、水煮鳝片……总有一款最解你的胃口。”

  这些天,密塘渔村的麻叶子、荷叶子、米团子、臭干子成了游客们的最爱。“村民陈长清的米团子,一天能卖一万三千个”。

  活动现场,游客们体验着何为“沔阳三道茶”:客人来了,早餐吃京果、麻枣,午餐吃九个碟子菜,晚餐吃12大碗。

  好客仙桃,密塘渔村那一抹温暖的亮色令人心醉。

  “春节快到了,在文旅市场火爆热烈、‘花式内卷’中,向来低调务实的密塘渔村人一定会努力‘卷内涵’”。武家顺说,春节期间,将全村总动员,持续为游客服务。密塘渔村、密塘渔露营基地、沔阳小镇、荆楚云天将再度成为他们的“淘金场”。  

  沔阳小镇景区运营负责人尹作聪

  ——“国潮”新玩法,喜迎八方客

  年关将近,位于排湖风景区的沔阳小镇景区张灯结彩,氛围感拉满。

  迎客大厅里,工人们正小心抬起组装好的“龙头”灯笼,准备吊车安装。这个以“巨龙盘踞”为主题的巨型灯笼装置,还未亮相便已拉满游客期待值。

  “越到春节,景区越是忙。” 湖北文旅仙桃发展有限公司景区分公司总经理尹作聪,脸上挂着一层霜,手脚早已冻麻,随便收拾一下,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
  景区氛围营造的进度怎么样了?新排练的节目能否做得更好?应急安全保障是否充分妥当?这些都是他关心的问题。接待游客、人员配置、服务保障、活动安排……作为景区运营负责人,一项项工作他都得亲自布置落实。

  “现在我们如同面临大考,各个部门都在加班赶工,争取不留一丝瑕疵。”他说。

  春节年年有,年年春节又不同。龙年新春,如何吸引八方游客来小镇过年?

  “唯有创新才有突破。”早在3个多月前,尹作聪带领一帮人开启“头脑风暴”,最终将新春活动主题定为“哈是龙”。

  “哈是龙,用普通话来解释就是哪哪都是龙,大范围主题包装重构园区视觉体系,将为游客营造特有的‘国潮风’新年氛围。”尹作聪介绍,景区策划推出龙节开市、看见龙潮儿、祥龙宝典、齐德龙咚呛国潮演艺、天降龙子红包雨、铁火舞龙晚会、龙运集市、游龙戏影跑龙套、《哈似龙》气球玩偶剧巡游、长龙画卷、龙袍加身、长龙宴会、你龙我龙相亲会、龙族福照等春节“国潮”新玩法。

  售票大厅悬挂的龙年玩偶,摆渡车上的彩绘飞龙,广场上的龙运大集摊位,哇哦乐园的趣舞幼龙……漫步景区,处处皆是龙的元素,“年味儿”在景区弥漫开来。

  锚定打造“本地人常来、外地人必来”的江汉平原微度假旅游胜地目标,沔阳小镇景区将过去的王牌节目改编升级,策划推出龙王招婿、游龙戏影、铁火舞龙等新节目。“目的就是将龙的元素植入到传统民俗中。“他说。

  尽管春节前的筹备活动已把他累得够呛,尹作聪却大呼:“值!”“用最传统的方式迎接各方游客,让大家感受和体验地道的沔阳年俗,这是我最高兴的事。”

  截至目前,沔阳小镇景区门票预售已超过60万元,礼卡销售额超过50万元。

  面对可能出现的“游客大潮”,尹作聪早有准备:“春节期间,景区500余名工作人员、商户将全员在岗。同时,我们会在大年初一晚上将景区运营情况进行复盘,实时调整运营方案,努力让八方游客在小镇‘欢欢喜喜过大年’”。

  旅游开发合作社社长陈长清

  ——住在风景区,吃上“旅游饭”

  接到我们的采访邀约,密塘渔村旅游开发合作社59岁社长陈长清风尘仆仆从沔阳小镇景区赶来。

  一身洋气运动套装的他,活力满满:“快过年了,我正在组织村民挂灯笼、装设备,做好景区氛围营造。”

  “每天工钱200元,很轻松,这几天就可以完工。”陈长清说,村民几乎天天有事做、人人有钱赚。

  这些年,沔阳小镇、密塘渔村旅游事业风生水起,往来游客络绎不绝。

  一间间农家乐、便利店、民宿在景区附近扎根落脚,不少村民在景区打工。景区也吸引了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。

  过去的密塘渔村,可没有这番景象。“以前村民们都在养鱼,往往年初投入好几万,年底能收一半就不错。寒冬腊月,渔民们还穿着下水衣,在鱼塘里拉网捕鱼。”陈长清养了一辈子鱼,每天起早贪黑照料着100多亩鱼苗。

  趁着乡村旅游春风,他成功转型当上小店老板,并当选密塘渔村旅游开发合作社社长。

  2017年,全村101户村民加入合作社,从事休闲观光农业服务、农副产品种植、水产品养殖等,并与排湖各大景区进行劳务对接,带领村民务工,增加收入。

  “只要人不懒,不愁没事做。”陈长清说,村里地流转、屋出租、人打工,合作社就是桥梁纽带,将旅游度假区与村民的利益联结起来,带领村民一起发财致富奔小康。

  为了更好对接景区需求,合作社还组织社员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,如针对游船项目考船员证,针对电瓶车观光进行电瓶车驾驶培训,考安保证、叉车证…

  手艺要靠谱,思想眼界也要跟得上。村里连续多年组织群众和社员前往陕西袁家村、湖南坡子街等景点,参观学习乡村旅游开发经验。

  身为一社之长,陈长清有着长远谋划。他“量体裁衣”,带领村民成立了米团子合作社、黄酒合作社和劳务公司,很多村民都在他的帮助下当上了老板。

  “村里接连开了6家民宿、1家农家乐,10户村民当上了‘小老板’。” 陈长清说,密塘渔村在沔阳小镇固定岗位工作的有36人,月工资3000至4000元,清洁、绿化、安保等工作也大多由该村村民完成。

  村民周昌海是酿黄酒一把好手。他在陈长清的介绍下,来到沔阳小镇当上了老板,景区生意好,黄酒一年为他带来8万多元的收益。

  周昌海的妻子没有一技之长,陈长清则带她到劳务公司学习,随后安排她到沔阳小镇饭店做起了服务员。“上班时间短,收益稳定,和城里人没有区别。”周昌海媳妇笑意满面。

  “每逢大型活动,村里也会迎来商机!”陈长清介绍,去年在家门口举办的龙舟赛、电音节等活动,村民们又实实在在赚到了钱。眼下,村民们还争相融入景区夜间经济、地摊经济,到景区卖雪糕、矿泉水、棉花糖、小玩具等,平均年收入可增加2万至3万元。

  景区农家乐老板娘“郑姐”

  ——信心赛黄金,有梦不觉寒

  车子驶入赵西垸林场境内,空气越发清新怡人。尽管时节已进寒冬腊月,目之所及,仍是草木葱茏,“仙桃之肺”果然名不虚传。

  在林场干部带领下,我们走进一幢三层楼的农家乐“郑姐酒店”。

  农家乐就紧挨着梦里水乡风景区,地理位置优越。一楼、二楼餐饮、三楼住宿,室内干净整洁、布置清爽。

  郑姐本名郑成秀,今年59岁,是赵西垸林场居民。2013年,林场牵手湖北中金投资集团公司,依托一片树龄50年以上的池杉生态林,建设梦里水乡风景区。

  郑姐响应林场号召,早在景区运营前,就将自家老房子简单装修,开了景区第一家农家乐。

  5年后,她又贷款建起3层楼房,将农家乐扩大到现在的规模,整整花费近200万元,还因建房摔断了一根肋骨。

  在乡旮旯投巨资办农家乐,周边乡亲们觉得“太冒险”,甚至有人等着看她笑话。

  “我这人就是胆子大,不怕死。”郑姐性情直爽,快人快语。

  烫着一头时髦的短款卷发的她,一边分享自己创业故事,一边将家里上好的土蜂蜜水拿给我们品尝。

  树在水中长,船在水中游,鸟在枝上鸣,人在画中行。梦里水乡以其独特的水上森林旅游资源,迅速成为鄂湘渝地区的热门打卡地。

  “每天二十几辆大巴开进景区,人山人海。”郑姐说,迎来高光时刻的梦里水乡,带动林场农家乐、民宿及乡村旅游全面飘红,最高峰开了20多家农家乐。

  乡村旅游给林场带来了难得机遇,但是否能真正抓牢机遇,把流量转化为口碑,把生客发展为熟客,让人愿意留下住一晚,却并非易事。

  “郑姐酒店”主打“土”和“特”。“想千方设百计,就是为了留住城里人的胃。”郑姐说,她家的鱼虾河蚌是河里现抓的,泥蒿、马齿笕、韭菜等野菜是田地里寻来的,鸡鸭都是农家散养的,绝对绿色无公害。“尤其是武汉人和湖南人,来了都不想走,吃完饭菜还要打包几坛子我的招牌腌菜。”郑姐言语中满是自豪。

  腌萝卜白菜、韭菜豆角,她信手拈来。尤其是在西兰花梗腌制上,颇有心得。

  与林场毗邻的九合垸是仙桃“西兰花之乡”。村民收割西兰花时,大多会将底部小半截菜梗丢掉,郑姐特意找村民讨要,制成腌菜。

  菜梗切丝腌制,压干水分,淘洗晒干,放入调味料爆炒,这样的菜梗吃起来爽脆开胃。

  不仅周末、节假日爆满,工作日订位的旅行团和散客也不少。郑姐聘请3名厨师、七八个帮厨都忙不过来,经常忙到凌晨才打烊。她还充当免费导游,给食客传授梦里水乡游玩攻略。

  “那时候累倒是累,开心还是真开心。”郑姐说,每天店里的营业收入近万元,数钱都数不赢。

  可好景不长。3年疫情,各大景区艰难求生,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农家乐日子也不好过。

  “困难都是暂时的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”郑姐深谙此理。

  直面困难挺过去,迎着机遇追上去。凭借广泛的人脉资源、良好的信誉口碑,“郑姐酒店”挺过疫情。承办酒席一条龙、承接团年饭,过去不曾涉及的业务,她都努力去尝试。

  谈话间,郑姐又接到20多桌酒席订单。郑姐笑称,是我们给她带来的好运气。

  “但愿今年把十几万块的债务蹬脱,我好光荣退休,让儿子接班。”郑姐说,她坚信家门口的这片纯天然美景会再火起来,因为它值得。(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陈国力 邓一凡 李兵 张曼)

更多资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仙桃网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闻图片

新闻排行

网站地图